第972章 国书_终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72章 国书

第(2/3)页

        “贵使说的是......但是....”

        “但是?”中都海牙声音又拔高,又背起了另一封国书。

        “侄宋皇帝昚,谨再拜致于叔大金圣明仁孝皇帝阙下”,这就是你说的隆兴和约。你再看看今日你们写的!”

        “嘭”地一声响,这次连留梦炎都吓到了。

        “改!我等这就改国书.....不不不,此事且待我等问过.....问过,请贵使再静待佳音.....”

        中都海牙冷笑一声,一扫,将桌上的国书扫在地上,踩了一脚,方才与郝庸带着随从们离开大殿。

        ~~

        “郝先生,为什么我们要在国书的事情上为难宋人?”回了国宾馆,中都海牙方才向郝庸问道。

        他今日说的那些话,其实是郝庸在看过了宋人给出的国书之后临时教他的。

        中都海牙能当正使,因他有个本事是过耳不忘,郝庸一说,他当场能背下来,而且他长得凶神恶煞,正好增强气势。

        他们的策略是正使发火,副使来劝;而宋廷的策略却是小官来谈,再问大官能不能定。

        一个是为了漫天要价,一个是为了留下余地。郝庸这么做却不是想要为难宋廷。

        他踱了几步,走到窗边,看了临街的繁华景象,好一会才回答了中都海牙的问题。

        “为了天下正统。”“正统?”

        “不错,赵宋的傻子皇帝是低声下气,还是更低声下气些,陛下又岂会在乎?”郝庸道,“而金亡之后,宋国窃居天下正统。故而,必命其纳表称臣,方可使天下正统重归中州。”说着,他一指窗外那肉眼可见的吴山,又有许多感慨。“赵国始于后周,后周始于后汉,后汉则由沙陀所建。赵匡胤窃位,既无传国玉玺,亦无疆域一统之功,名不正言不顺,称不得正统,称汴寇适宜;

        辽朝由契丹所建,契丹虽偏离中原,推根溯源亦属中国,皇氏祖上与汉高祖皇帝一家,遂以为'刘'定姓,辽太祖曾是唐时官员,灭后晋得传国玉玺,包括西域各国在内,皆奉辽朝为正统。”

        郝庸继续说到“大金”二字时,停了停。

        他是金国人,心底里当然认为金国是正统,但真的话到嘴边了却又说不出来。

        毕竟读书知史,了解女真开国之事脱不开“野蛮”二字。金立国之初,女真人自认为统治不了中原,先后扶持了伪楚、伪齐,直到完颜亮篡位后才开始汉化。

        要争正统有两种办法,一是继承辽,二是承认赵宋的正统,再由赵宋纳表称臣,将正统交给了金国。

        绍兴议和之后,第二种说法成为主流,这便是金国的正统名义来源。

        郝经为忽必烈提出的“四海一家、天下一统,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主”的观念,则是比辽、金、宋更合法理。

        不必像那三个割据的小国一样争来争去,大元势不可挡横扫天下,再以汉化治天下,这就是正统。

        大一统的汉制王朝才是煌煌伟业,相比起来皇帝个人的血缘根本不足以影响它的正统。

        现在的问题在于.....李瑕。

        李瑕与那偏安一隅的宋国不同,李瑕也有统一天下的抱负,成了大元的绊脚石。

        所以,让宋国把正统交给大元,是对郝经的观念的补充,是在统一天下之前争夺人心的办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