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扬帆(为盟主“我是分析师”加更)_终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番外篇·扬帆(为盟主“我是分析师”加更)

第(2/3)页

”。

  再往后,甚至还能看到天子亲自总结的内容,用词有些看不懂,但多少能猜出意思。

  “蒲氏亦官亦商,以权力经营海贸,垄断香料贸易数十年,攫取利益,于泉州海岸建望云楼,观出入港口商船以征收商税,其家私兵数千人,五千料之中型商船数百艘,十二帆巨舰数十艘……上表言‘民实艰苦,唯造三桅商船十艘’。”

  姜才看过,默默将手里的情报放下,与苏刘义、刘师勇对视了一眼,等待李瑕的旨意。

  抄蒲家的旨意。

  李瑕却没有立即下旨,而是道:“都看过了?朕担心你们不明白朕的意思,得先说清楚。”

  “臣等恭听。”

  “朕不是宽纵世侯像放牛一样治理天下的蒙元大汗,故而不允许有‘国中之国’的存在。朕也不是软弱可欺谁都能拿捏的宋室,故而不允许官员以权谋私将国家关税全部收到一门一户的口袋里,不允许巨贾袭断整个贸易而使小民片甲不得下海。”

  苏刘义补充道:“蒲寿庚还有欺君之罪。”

  “蒲氏有罪,但泉州港的繁华不可破坏。”李瑕道:“朕希望你们此去能为朕治蒲寿庚之罪,但不能伤海商之心。今日并非一个正常贸易的海商因为坐拥海船,使朕起意夺之,而是蒲氏以官员之权柄攫取门户私利,却有大罪于国家。一句话,蒲氏可亡,而海贸当愈兴。”

  “陛下所言,臣等铭记于心。”

  “苏刘义,你是进士出身、也治理过地方,朕派你去,盼你能经营好泉州港。”

  “……”

  又考校了三人一些问题,李瑕吩咐道:“传旨,任姜才为琉求安抚制置使;任刘师勇为漳州水师都统、兼沿海防御副使;召蒲寿庚入朝任兵部侍郎,改苏刘义知泉州、提举泉州市舶司使。”

  “臣等遵旨。”

  李瑕另外又下了封密旨给苏刘义。

  最后,他道:“记住,江南虽定,却不是大唐水师的结束。反而,这才是大唐水师征服四海的开始。”

  三名水师将领再次行礼,郑重拜别了君王,退出了偏殿。

  ~~

  李瑕独自坐在殿中,继续翻开奏折。

  依旧是与沿海水师事务相关。

  一封是在山东莱州李昭成与水师大将张贵一起递来的,说是有海上巨盗名为黎德,主动率两万部众投降,献上大小船只七百艘。

  据信报所言,黎德虽是海盗,却颇有大义,唐军北伐之际亦曾率部屡次攻击元军。

  与之前看的关于蒲寿庚的奏折放在一起,可见这世上各式各样的人都有。

  李瑕批阅过山东水师的奏折,再拿起一封,则是江东水师提督张顺递上来的……因这些奏章都是分门别类好了的。

  “臣张顺启奏,今有浙西崇明人朱清、平江嘉定人张瑄,聚众数千、海船五百余艘,盘据于舟山、嵊泗诸岛之间,劫掳沿岸富户与海上商贾十余年而宋廷不能制,臣请讨之……”

  后面则是一张更详细的战略,以及一张图纸。

  李瑕仔细看过之后,提起御笔勾了一下。

  今日,他这样勾了几下,仿佛沿海就能平定,连当皇帝也显得简单了。

  事实上,他却感到事情越来越难做。

  以前北上时、在庆符县时,做的都是小事,每天都能看到进展。如今当了皇帝,拘在这宫城中批一道旨,却往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等到一个结果。

  他不知道查抄蒲家是否会出差池、是否会破坏泉州港的繁荣;不知道山东水师招安海盗之后能否顺利整编;不知道张顺出海又会是怎么样的结果。

  而这一切,相比于他对大航海的期待,也只能算是筹备阶段……

  ~~

  九月初五。

  泉州,城南。

  蒲家府邸占地三百余亩,东至涂门街、西至溪亭、南至晋江、北至涂山。格局恢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而蒲府最为人称道的便是棋盘园了。

  棋盘园东西长百步、南北宽六十步。

  侧边有三十二间阁楼,中间则是划着格子的巨大棋盘,棋盘两边,又各有一个高高的凉亭。

  “苏相公请。”

  蒲寿庚一抬手,引着苏刘义走过小径,指着一座凉亭,道:“苏相公执红棋,如何?”

  苏刘义反问道:“蒲公尚未病愈,还能下这样一盘大棋?”

  这话中似乎带着些别的意思,因蒲寿庚收到圣旨之后,自称有疾,不肯赴长安任官。

  “下棋不比长途远行,老夫还是吃得消的。”

  “那自然好,蒲公请。”

  苏刘义遂转身、登上东面的凉亭,蒲寿庚则背道而行、登上了西面凉亭。

  凉亭上视野颇佳,然而目光看去,只见到空空如也的棋盘,不见棋子。

  而就在凉亭外不远处,站着一个蒲府仆役,转身向苏刘义行了一礼。

  “见过相公,小人乃司棋员,相公下棋,只需吩咐小人便可。”

  “好,如何不见棋子。”

  “相公稍待。”

  那司棋员转过身,举起棋子,喊道:“摆棋。”

  有琴声响起,却见侧边的三十二间阁楼中款款走出三十二名女子。

  苏刘义眼神不变,只淡淡道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