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蒙古之魂(求订阅)_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15章 蒙古之魂(求订阅)

第(2/3)页

么绿教蒙古和罗刹国就会乘虚而入了——一千多万平方公里上消灭两百万游牧民族是不可能的!但是朱皇帝如果不惜一切,还是有可能将东西蒙古的大万户全部砸烂,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尽可能将他们向西驱赶。依照草原上的传统,他们将会被蒙兀斯坦的绿教蒙古吸收,哈萨克汗国或是乌兹别克汗国都有可能会壮大起来,最严重的情况可能是帖木儿帝国的复活!

  这个绿教蒙古可不会让好好的小伙子去当喇嘛伺候佛祖,放开了生养,呵呵......

  所以朱皇帝拿出的解决方案,就是一个很不爽,而且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的方案。首先在漠南蒙古设立内属方镇——大宁、北平、安北、朔方等四镇,在西部设立河西、安西等两镇(有可能再加上和准格尔分离的北庭镇)。

  然后用这些方镇压缩几个黄教蒙古大万户的活动空间。

  再扶植几个黄教蒙古藩国,让他们去控制更加辽阔的地盘,一方面互相制约,一方面还要用他们抵挡住罗刹国和绿教蒙古。

  最后,大明帝国还要掌控黄教蒙古的精神寄托所在,也就是雪域高原上的黄教圣地。

  当然了,要达成这一系列的目标,其实非常费劲儿的!

  别看朱皇帝的二十万大军云集北京周遭,而且瓦解了大清国,震慑住了满洲和东蒙古南部的实力派。但是他也没有能力完全掌握漠南蒙古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而预备设立或者已经设立的大宁、北平、安北、朔方等四镇真正要发展起来,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为这四个镇现在虚得很,只有少数军队,没有武装农民——朱慈烺没有办法靠一道圣旨就让上百万汉人农民背井离乡去小冰火期的北方苦寒之地开垦放牧......四个方镇,最多摆上七八万军人,大部分还是步兵,怎么可能控制住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不让人进去?

  要达到这个目的,要么在草原上修长城,要么就得让至少几十万上百万武装的汉人百姓上草原,去开辟上千个定居点。

  但是在小冰河时期上北方草原开辟农耕据点是很困难的(不是不可能,而是只有少数地方时候开垦),而且成本也太高。如果一下摊开上千个据点,那么大明朝廷就得准备往草原上运送大批粮食去接济定居农民。

  另外,大明朝廷还需要为几十万上百万定居农民发放其他生活补贴,而目前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