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 帝国的理想_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15章 帝国的理想

第(2/3)页

一举逐出欧洲。

  而奥尔良公爵则率领西帝国军队则在突尼斯登陆,夺取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北非。

  在《共治条约》签订后的第三年,喘够了气的“罗马双雄”就开始向奥斯曼帝国发动进攻了。

  而这场战争整整打了八年,奥斯曼帝国损失惨重,在北非失去了突尼斯、阿尔及尔、昔兰尼加。在欧洲方面则丢了伊斯坦布尔周围(包括亚德里亚堡)以外的全部地盘,整个国家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在奥斯曼帝国陷入危机的同时,印度这边也乱成了一团。帖木儿帝国陷入内乱,而且遭到印度大顺帝国的猛烈攻击,同样危在旦夕。

  俄罗斯帝国则在彼得大帝死后陷入了政局动荡,先是出身卑微的叶卡捷琳娜皇后在权臣缅希科夫的支持下加冕称帝!没几年,叶卡捷琳娜女皇病逝,换成了彼得二世。

  而彼得二世没干多久就在1730年去世,俄罗斯的皇位一下子摆在了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和彼得一世的侄女安娜.伊凡诺芙娜面前。

  其中彼得一世的侄女安娜.伊凡诺芙娜是库尔兰女公爵,而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则已经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大明的太子妃(此时的大明皇帝已经是朱怡铀)。

  而俄罗斯帝国的实际上的最高统治机构枢密院为了避免皇位落入大明太子妃之手,就拥立了继承权并不那么牢靠的安娜.伊凡诺芙娜为女皇,并且剥夺了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和她的子女的继承权。

  于是,一场俄罗斯皇位继承战争,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而这场战争,也被看成是“混同夷夏”的前奏......如果大明皇太子的儿子(朱伯濂和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生了不少子女)可以成为沙皇,那么大明帝国为什么不能成为世界的主宰?

  为了让自己的妻子成为俄罗斯女皇,同时也实现自己“混同夷夏”的理想,朱伯濂和妻子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一起离开了应天府开始了为期12年远征。同时朱伯濂还请自己的父亲朱怡铀册封自己的长子朱仲桐为皇太孙......而这一次的长期远征,却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

  开启了一个大明女权时代!

  由于朱伯濂的长期远征和朱怡铀对孙子朱仲桐的溺爱,使得朱仲桐养成了软弱优柔的性格。因为担心软弱孙子会被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那个“女疯子”欺负,朱怡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