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四百二十八章 膨胀的北崇_官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千四百二十八章 膨胀的北崇

第(2/3)页

        至于说维修,那也得找人,总而言之,陈太忠不指望这个挣钱,适当地赔一点都无所谓,接下来,他打算在地北和海角也开发这样的项目,为的就是帮北崇聚拢人气。

        当然,做这个事情的同时,能产生一些就业岗位,不需要什么智商——要知道,石门村已经整体搬下来了,大家都在找饭辙,而石门村的乡亲……智力要低于平均水平,身为北崇百里侯,他得帮大家找出路。

        在不久以后,“石门村”这个称呼,在北崇成为了门房的代用词,还有就是诸如毛村之类的,成了“装卸货临时工”的近义词,这都是无可奈何的,陈书记要给大家找饭辙。

        总之,北崇现在发展得很快,速度超乎人的想像——事实上,区里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想慢都慢不下来了。

        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这样那样的工作机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有利于自然村的合并,不过同时,发展也带来了弊端,陈太忠就发现:北崇也有乞丐了?

        以前北崇也有乞丐,但是很少,非常少,本地人乞讨的话,就是去别家讨口吃食,本村要遍了,去外村,去外乡要,开口就是本地话,别人就知道,这是乡亲遭灾了。

        外地人来得很少——北崇这地方的人,比乞丐还穷呢,谁来这里乞讨?

        但是北崇发展了,尤其是近期的北崇,搞得相当地红火,夜市比阳州还火爆,这人流量大了,乞丐自然就跟着来了。

        以往的时候,陈太忠没注意这个,他要操心的事儿实在太多了,农业险的事情刚刚告一段落,他现在琢磨的是,北崇要不要大规模地输出大棚技术。

        这个大棚技术,说起来挺神秘,其实是很扯淡的,就是看师傅肯不肯教,而且搞大棚,利润也就是百分之百多一些,而且非常辛苦。

        要不然朝田近郊的农民,都不肯搞大棚,选择去市里打工,本儿小的话,搞大棚真的很亏,而且……相当地累。

        北崇在这一方面,也有优势——没错,北崇的劣势很多,但是北崇的优势也很多,这里地方足够大,有钱的话,还是要搞大棚。

        教外面人学习,北崇近期内,熟练农民工的收入会大涨,可长久下去,会不会是培养的竞争对手?陈太忠有点拿不准。

        他其实是不怕别人追赶的,但是如此“资敌”,似乎也不是很妥当。

        所以他有一点犹豫,但是巨中华说,咱北崇四县区是一体的,你跑得快一点,我们跟上就行了——你不看你那儿乞丐都成堆了。

        乞丐成堆了吗?我要去看一看,陈太忠赶紧借故挂了电话,心里还在琢磨,其他县区大棚搞好了,销售还是要走北崇的物流中心,似乎……也还划得来?

        一边想着,他一边走出房间,迎面正好看到宣传部的一个小伙子,“小李,你的自行车,我借来用一用。”

        骑着借来的自行车,陈书记慢悠悠地穿行在北崇的大街小巷,这不注意不知道,一注意吓一跳,不到半个小时,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