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三百二十一章 市里要搭车_官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千三百二十一章 市里要搭车

第(2/3)页

厂,次子在加拿大开个木材厂,张老三本人只是开个小茶馆,再收一收房租。

        而他女儿张宝琳嫁的是个道上人物,管理着一家夜总会,不过是男方家的产业。

        基本上来说,张家所熟悉的产业,不合适在北崇投资,投资不熟悉的,风险却又太大。

        你还真是老了,张宝琳叹口气,“陌生产业也不是做不得,比如说,我们可以承包荒山,同政府签定契约,我了解过,一亩荒地一年几十元,认真经营,十年便可有产出。”

        “你真是太天真了,投资如何保障?”张兴旺冷笑着摇头,“钱投下去,鸡飞蛋打了怎么办?”

        “大陆怎么可能对咱们……”说到一半,张宝琳闭嘴了。

        “大陆的规则,不适用于陈太忠,他是敢扒咱们祖屋的,”张兴旺冷笑一声,“这是官本位的社会,官员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为他们办事,才是真正的投资,你还太嫩。”

        他的想法不能说错,但是很显然,陈太忠并不是那么心胸宽广的人,听说张兴旺有意见面,年轻的书记直接表示——我跟他没什么好谈的,或许他可以去跟媒体谈。

        联合考察团在北崇足足待了三天,北崇做出的业绩,真的令农业厅和省科委的领导们震撼,从大棚种植到娃娃鱼养殖,从移动大棚到农校,从剥麻机到烟炕……而无处不在的工地,更是颠覆着大家的认知:这真的是以前那个北崇吗?

        北崇的变化,是一点一点发生的,陈太忠为此做出了太多的努力,其间的艰辛,只有跟他一路走来的人,才体会得到一二。

        但是搁给外人看,这就是不折不扣的飞跃,农业厅常务副厅长侯海洋对此,感触最为深切,三年前他曾在阳州前后调研了三个月,对北崇的贫困和慵懒,印象极其深刻。

        他调研时,北崇还是张区长,张区长对他抱怨最多的,就是前任太过好大喜功数据作假,让北崇失去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地位。

        而他触目所及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肯定不会是那个求贫困而不得的区长,只可能是陈太忠,然而陈书记到北崇上任,至今才有一年半的时间。

        建设是最费力气和时间的,很多事情没有三五年时间,根本就见不到成效,所以,对陈书记做出的成绩,他由衷地叹服,“一年半不见,北崇真的是大变样了。”

        年轻的人书记自是要谦逊一下,不过省科委的郭姓副主任,对他也不吝褒奖之词,并且表明,回去之后,会考虑对北崇做一些政策上的倾斜。

        这时候,谷珍就实在有点忍不住了,她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表示,需要科委支持的,可不止是北崇,整个阳州都需要呢。

        “这个我可不敢随便答应,”郭主任笑眯眯地表示,“我只是看到北崇的效率很高,一时有这么个想法,成不成的,还得上会。”

        “既然是要上一下会,就顺便把阳州加上好了,”谷珍死缠烂打,副厅级的领导开起玩笑来,也是很轻松的,“郭主任可不能太偏心。”

        “加上好说,通过可是不容易,”郭主任笑着回答,然后又有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