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两个办法_红色苏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两个办法

第(2/3)页

爆发,地震,海啸,什么都能够掩饰过去。

  一劳永逸,只要一颗核鱼雷过去,海底地貌都会大变样,那架坠海的米格-25即使不当场毁灭,也会被掩盖在海底的泥沙,石块之下,永远不见天日。

  “第二个办法是什么?”特列奇杨科上将问道。

  “第二个办法是常规的办法。”安德烈说道:“我们可以使用两艘军舰,护卫着我们的打捞船,在相关海域进行相同的打捞作业,跟美国人比赛,就看谁先将那艘船捞上来。”

  去那里打捞?听到安德烈的话,特列奇杨科上将皱着眉头说道:“那里离北海道的海岸只有一百海里,而离我们这边最近的海岸线也有三百多海里。”

  “那怕什么,我们只承认十二海里的国际领海线,那里属于公共海洋。”安德烈说道。

  听到安德烈的话,特列奇杨科上将不由得莞尔,还是年轻人的头脑转得更快啊。

  关于领海的规定,历史上也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最初的时候,一个经典的言论就是如果在一部分海面航行的人能被在岸上的人所强迫,那么这一部分海面就是属于这一块土地的。也就是说,国家管辖的海域范围取决于它的有效控制。所以在当时,一国的领海宽度应以大炮的射程为准。而当时大炮射程约一里格,即三海里,当时就公认了一国控制的沿岸海的宽度应为三海里。而随着大炮射程的不断扩大,领海向外扩大到7、11、22km。几年前,关于领海的标准,放到了国际大会上进行讨论,争执了几年,还没有最后的定论,不过一般都公认了十二海里这个数值。

  而现在在冷战高峰期的时候,美国军队和苏联军队隔着日本海相望,双方都是把日本海中线默认为双方的实际控制范围之内的。

  这个时候,安德烈提出了十二海里的说法,苏联海军也是可以正大光明地去那里进行打捞作业的。

  “如果我们靠近,那会引来美国人的强烈敌视,说不定会演变成为一场冲突。”一旁的康斯坦丁中将说道。

  虽然莫斯科方面的命令中反复强调绝对不能让美国人获得米格-25的秘密,但是如果为了保护米格-25不泄密而跟美国人在北海道附近冲突起来了,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