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请教(二)_韩四当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五章 请教(二)

第(2/3)页

好。”

  刘老爷很羡慕韩秀峰,也很想通过韩秀峰巴结上即将去江苏上任的郭大人,微微笑了笑,接着道:“海安是大镇,光书院就有两个,其中凤山书院始创于前朝,明道书院好像是乾隆四十年所建,院长由该镇士绅公议延请,在镇西三里庙后面有秧田三百二十亩,在运盐河南乔家港有秧田五十多亩,以资膏火。”

  “文风昌盛!”

  刘老爷是举人,对泰州的文风有研究,不禁笑道:“泰州人杰地灵,不晓得出过多少举人和进士。不过海安终究距州城太远,本地士绅虽慷慨捐田以资膏火,但好像没出几个人才,我在盐课司任上时好像只有几个例贡和监生。”

  “镇上的商户多不多?”

  “不少,镇上不但有许多商户,还有城隍庙、关帝庙、文昌楼、德兴庙、痘神祠、三元宫、吕祖楼、五神庙、泰山庙、张仙祠、宋三先生祠等几十个庙宇。”

  “宋三先生祠是祭祀哪位先贤的?”

  “宋三是指张纶、胡令仪和范仲淹三位宋代先贤,差点忘了,将淮南二十场连成一片的串场河便是沿范公堤而凿。”

  想到即将去做的这个巡检,不但要管辖下两百五十多个村庄还要查缉私盐,韩秀峰不动声色问:“刘老爷,海安镇离哪几个盐场最近?”

  “海安与安丰、富安、角斜三个盐场最近,其中安丰场和富安产盐最多,你到任之后少不了与安丰、富安、角斜三场的盐课司大使打交道。”

  “盐场大不大?”

  “大。”

  “有多大?”韩秀峰追问道。

  刘老爷觉得有些好笑,但还是解释道:“两淮盐运司盐场东北临海,南抵海门通州,西抵如皋泰州兴化。单论淮南盐场,从盐场起至通州直隶厅的吕四,绵亘八百六十一里。其中,与海安接壤的富安场就达九十五亩,安丰场三十九万亩,海安东南的角斜场最小,只有九万亩。”

  “一个富安场就九十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