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你走眼了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章 你走眼了

第(2/3)页

年的事。

  字画这一块不多,只有各式12幅,这还是翁叶铭成潘家园的爷之后,摊主们特意去搜集来的:没名的他根本就不要,一般的字画看不上。

  瓷器先不动,翁叶铭拿出个盒子,里边用布包着十多枚银元,绝大部分都是各式少见版式的龙洋,只有一枚很有特色:袁世凯高缨中华-民国共和纪念币,还带原光。

  这玩样虽然今后价格不是天价,共和签字版和飞龙签字版才贵死人。

  20几年后这种银元还挺常见——不过那时候见到的基本都是仿货、假货。

  87年这会还没高仿的呢,甚至新造的假银元市场上都还基本不见。

  拿出个放大镜,仔细看了看,绝对原始版、真货。

  “有点贵,50块钱。”翁叶铭说。

  按照将来的升值空间,那还不如买官窑瓷器来得实在,不过张楠喜欢钱币,就没多说什么——银元永远是银元,就没个便宜的时候!

  重新用布包起来,顺手递给关兴权,包在他那。

  这瓷器就多了:清代各朝的都到齐了,连极少见的顺治官窑瓷都有一件,是个不大的黄釉龙碗。

  清政权初立之际,各地战争尚未平息,而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业生产从晚明时已经衰弱,到清初期更加颓败不堪,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顺治那会还百废待兴,还忙着灭南明,清政府对官窑的生产根本无暇顾及。因此,如今流传的顺治时期的传世瓷器中,属官窑款的器物甚为罕见,品类也少,仅见青花,五彩,黄釉,茄皮紫等数种。

  都还忙着打仗杀人,连满清皇帝也没心思去要什么好的瓷器——椅子都还坐得不安稳,没那心情。

  就因为这个,如今流传下来的顺治瓷器,常见的多数为民窑产日常用具和供器之类。

  “叶铭,终顺治一朝十八年,若将不多的顺治官窑传世品和相对多的康熙官窑器对比,你可以发现两者在造型、胎釉、纹饰及款识字体方面都十分相近。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推论,流传下来的大部分顺治官窑的年代应为顺治朝晚期。”

  将这个稍显普通的黄釉碗在盒子里放好,张楠又道:“顺治的官窑太少了,喜欢、了解的人不多,所以虽然罕见,但我感觉将来价格甚至还比不上康雍乾三朝的官窑瓷,这是个挺奇怪的现象。”

  “恩,张哥,这个碗我才花了10块钱,比个乾隆碗还要便宜。”

  这会的人也似乎看不上顺治官窑,真是奇了怪。

  “下次如果还碰到顺治官窑瓷,只要不是太残破的,一样不要放过。”

  “好的,张哥。”

  那些大大小小的箱子里都是官窑瓷器,以清代中后期的为主,不过都非常精美,特别是观赏器的花瓶多。

  “前三清”官窑终究是少数,有也卖出来的相对少,这里大部分也还是同治、光绪年的官窑瓷。

  翁叶铭做事还挺牢靠,有个笔记本和另一本账本做记录,笔记本里记着“哪天买了什么东西,各什么价格。”

  账本里是按照古玩不同的属性,分门别类记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