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暂不开发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二十九章 暂不开发

第(2/3)页

不好,要给当地人留点好运印象。

  放牧的是个半农半牧小部落,大约有80人,那个村子更小,不到40个人。

  地方多,我们给了农民每个成年人一头牛,身高一米四以下的小孩是两人补贴一头。

  放牧的给粮食,每人300公斤玉米粉,要是在领到物资的十天之后他们还在我们的地盘,或者重新进入,生死自负!”

  张楠脑子里立刻闪过“强-拆”两个字:一头牛就要人家搬家,300公斤玉米粉就得放弃习惯的放牧地点……

  呵呵,换在华夏,估计得出大事!

  但那是在黑非洲,还是战乱刚刚有所缓和,全世界最穷地区之一的安哥拉。

  村庄搬家,放牧的换个方向放牧就行,反正有的是地方。

  “……那帮子军阀还说我们给多了,一个村子随便给个三五头牛都是仁慈。

  他们说的也没错,那帮子村民搬家速度比兔子还快,那些窝棚都不用拆,就把地里的木薯收了一茬,跑10公里就重新安家。

  还把我们补贴他们的牛卖掉了一大半,换了钱和粮食,就留了几头。”

  哈……

  美国公司,人傻钱多,村民们大概就是这么想的。

  至于那个小村子的人为什么要把牛卖了,张楠想着这大概和战乱期间留下的习惯有关系:牛,等再打起来,那就没得养牛的吃了。

  至于放牧的……

  人家大概能赶着牛跑路。

  安哥拉村民的日常食物最普通的是木薯,那东西只要折根新鲜杆子往地里一插,浇点水,一年功夫就能收,最多再种点玉米。

  去过非洲,知道那些木薯地看着就和矮灌木稀林子差不多,和华夏最南边为了提炼工业用淀粉而规模种植的木薯地压根不同。

  华夏种木薯,那是整整齐齐、密密麻麻,而在黑非洲,这种植的木薯地要是不注意看,压根想不到那会是粮食地。

  这非洲人很多种木薯属于“奔放种植”,插了杆子后就全靠老天爷看着。

  原本的土地木薯抢收,估计够村民吃上几个月的,晒干了能吃一年都可能。把牛卖了,到时候还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战乱导致穷困,其实那里气候一年到头据说都和我们滇省的春城差不多,海拔1000多,降雨也有个一千三四百毫米,土地虽然荒一些,随便种点东西都能长,就是那里的人没钱……”

  说话的是托马斯,“……如果安哥拉的内战继续打,我倒认为那块地暂时还是不要开发的好,等局势平稳了再说。

  这会苏联开始垮台,无论谁最后得了政权,安哥拉政府也不敢撕毁和我们的协议,只要提前在那边建立个小型的落脚点就行,每隔个几个月、半年的派人轮换驻守。

  人也不用多,十几二十个就足够,甚至还能真的按照协议里给的借口一样,召集一些当地人在地块远离将来矿区的位置种植农作物。”

  “种木薯?”

  张楠笑着道。

  “不,玉米,那里的土地其实也适合种植玉米,只是那里的人不懂怎么科学种植,还懒。

  安哥拉的玉米价格其实不错,要是只派几名农业技工,召集上几十个当地人劳作,我们派去的人的薪水都能解决,用钻石结算。

  就是得运个一批武器过去,有人有枪,谁都不会来招惹。

  这打仗,能提供粮食的外国人在安哥拉还是受欢迎的。

  当然,要是没法武装自己,有些村民都会变强盗,反而是那些军阀不敢光明正大的打美国人的主义。”

  大军阀,知道谁能惹谁不能碰,但小股武装分子和快饿死的村民就难说了,出了事你都不知道是谁干的。

  至于付账的钻石,当然不是从自己地盘内获取,安哥拉产钻石的地方不少:这内战一打,钻石原石价格被压,还有制裁,有人买是好事,那些军阀还乐得用钻石换物资和现金。

  现金,最后也会去买武器弹药和粮食,玉米不愁没人要,如果能顺便给那些军阀提供点军火,人家会把你当好朋友。

  “给点基本的装备无所谓,不过我们最好别成专业的军火贩子。

  就按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