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殿前欢 第一百六十九章 麦田里的守望者_庆余年完整版在线阅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卷殿前欢 第一百六十九章 麦田里的守望者

第(3/3)页

两三年后便会掀开大幕的统一战争,范闲便感觉嘴里有些发苦。

  所谓君子不欺暗室,但范闲不是君子,此时他一个人坐在御书房中,看着矮台上那些堆积如山地奏章,看着那方软榻,想到皇帝一直就是在那里操控着整个庆国的朝政,他的心头动了一下。

  他站起身来,静静地看着那处,微微偏头,想着如果是自己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但他紧接着却是摇了摇头,薄唇微翘,露出一丝自嘲。

  当了一天一夜的监国,就险些把他累成夏天里的大黄狗,再看刚才胡舒二位大学士被太监扶着的狼狈模样,范闲确认,皇帝这个工作,一定比日御多少女的黄帝更为辛苦。

  还是那句老话,世间只有三种人,男人,女人,皇帝,但凡能够当一位真正君王的,都……不是人。

  “请三殿下过来。”

  范闲微笑着,对御书房外地小太监说了一声,旋即想到洪竹还有一些参与叛乱的角色都还被关押在冷宫之中,不知陛下回来后,会如此处理此事,不过在局外人看来,洪竹基本上什么事情也没做,应该没有大碍。

  没有过多年,已经渐渐成长为少年模样的三皇子李承平,在一位老嬷嬷和几名太监的陪伴下,来到了御书房外。范闲看了老嬷嬷一眼,挥手让他们退了,牵着三皇子的手,来到了存放奏章的书台前面。

  李承平的手有些凉意,看着范闲的目光,也和江南时有些不大一样,显得有些敬畏。

  范闲地余光已经注意到了这一幕,并不如何在意,敬而畏之,却没有更多地疏离感觉。他知道这一日一夜自己的表现,给这位皇弟留下了太深刻地印象,只怕他再也摆脱不了这种痕迹。

  这是教育学上面的问题,除了范闲,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懂。要培养一位九岁就敢开妓院杀人的皇子,成为一位仁厚的君王,单纯地道德说教。根本不足以完成任务,必须要让小三儿明白,世间的很多事情,用比较光明正大的手段,也能达到目的。

  三皇子需要一个榜样,所以从江南行开始,范闲便把自己树立成对方心中的榜样,因为他是诗仙。他是强者,他是权臣,他是老三的救命恩人,而在庆国大部分百姓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好人。

  范闲希望将来庆国的皇帝也是一个好人,就像……太子那样?

  “先生……听说父皇……”李承平有些畏缩地看着范闲。

  范闲笑了起来:“神庙在上,陛下自有天命护身,那些宵小之辈。自然伤他不得。”

  “噢。”李承平地脸上也浮出了一丝喜色,虽然他知道如果父皇死了,自己会在先生和大哥的护持下成为庆国的下一任皇帝,可他毕竟还只是一位少年,心思没有这般狠厉。

  范闲状似不在意。却细细留心着李承平瞳子里的情绪变化,心想自己果然没有看错。

  “日后大概陛下会经常让殿下来御书房旁听。”范闲说完这句话后怔了怔,缓缓开口说道:“殿下先熟悉一下地方。”

  三皇子来过御书房,也知道太子哥哥。二哥,大哥,甚至是先生,往常在朝会散后,都会在御书房内旁听父皇和大臣们议事,只是今日之后,这座御书房恐怕会空上不少。

  “有很多话,大概没有人敢当面对殿下说。”范闲思忖片刻后。平静说道:“但我必须和你说一下。”

  皇帝陛下马上就要回来了,范闲要对老三做出自己的交代,因为他清楚,这孩子心思其实细腻无比,所以先前他一直用殿下称呼对方,此刻却是直称你。

  “大殿下天性好武,日后终究是要派往边关驻守。”范闲面色微沉,用自己的语言。述说着陛下日后的安排。“他天性直棱,绝不会主动做出任何有伤兄弟情谊的事情。这点你要放心,不要多疑。”

  三皇子地手颤抖了一下,看着先生的脸,不知道他为什么忽然要说这个。

  “至于我,我将来总是要走的,这天下如此之大,我总要去海角天涯看上一眼才算不虚此生。”范闲微微笑了起来,“所以你也不要疑我,即便你长大后……也不要疑我。”

  三皇子张大着嘴,不知为何感觉到一丝害怕。

  “这不是身为臣子该说的话。”范闲敛了笑容,平静说道:“但我想说给你听。此生二十年,我已经厌倦了彼此之间猜测试探心意,不管你日后长大了还信不信这句话,但请你记住这句话。”

  如他所言,这种话已然犯了天子家的大忌,更惶论是一位臣子口中说出,然而范闲偏生这般平静地说了,说地如此自然。李承平怔怔看着先生那张本来英秀无比,今日却有些憔悴的面容,下意识里点了点头。

  三天了。京都已经平定,三骑再次入京,向天下宣告了陛下祭天归来的消息,惊魂未定的京都百姓们欢喜雀跃,站在皇城之上地范闲却不知道他们受了这么多的苦难后,还在高兴什么。

  皇帝陛下被预定归京的时间迟了三天,在这三天中,定州军的军情通报绵绵不断地通过军方和监察院的渠道往京中送来,范闲过足了监国的瘾,两只手拿着陛下行玺胡乱盖着。

  这一天,消息终于传来,范闲带着三皇子,与大皇子一道,连同幸存下来的保皇派老臣们,行过犹有兵刀之迹的街道,走出正阳门外,于十里外之地停驻。

  数千人密密麻麻地跪下,官道上根本站不下,很多人都直接跪在了道路两旁地麦田里,此时秋收未到,金黄麦穗撑过了战马的践踏,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于微风中两方摇摆。无数人的心情有如麦穗一般摆动激荡,守望着远方行来的明黄御驾。

  范闲把目光从麦田里收回来,微笑看着身旁紧张喜悦的三皇子。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