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文明的优势(今天五更,求订阅)_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41章 文明的优势(今天五更,求订阅)

第(2/3)页

华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

  ““入夷则夷入夏则夏”的真正出处,乃是效力于蒙元的伪儒郝经以及许衡为论述蒙元政权的合法性而发明的,郝经、许衡的论调则是典型的服务于异族统治的“用夷变夏、无君无父”的伪理论,此理论经由满清治下,更被满清治之下伪儒发扬光大,实为我儒家之害。”

  提及许衡等伪儒时,柳重教仍然是一副愤慨激昂之色,这也难怪,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间,受宋时烈等人的影响,朝鲜士子是以“春秋大义”、“华夷之辩”为其思想之源,再加上斯密达特有的固执,“华夷之辩”早就深入其骨髓,提及那些伪儒时,自然是一副愤懑之状。

  “……此句出自于韩愈批注春秋后写的的《原道》一书,韩昌黎《谏佛骨表》对于胡佛本就不满,很明显韩愈这句话的意思是:夷狄进入中华就要用中华的办法对待夷狄,因为夷狄一定会用夷狄的办法对待中华的。所以用中华的办法对待夷狄就是要么夷狄接受汉化,主动臣服。要么就应该被攘夷,进而施以教化……”

  在柳重教的课堂上,不仅有华裔,同样也有欧裔,欧衣之中有西裔,有意裔,当然也有欧印混血,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学习,甚至也不会激起他们的不满。

  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大明正是在华夏传统的儒学中找到了化解内部人种分歧的根本。于欧洲文化强调人种优劣不同,华夏的儒学从来不会说什么人种的优劣,而只是强调“教化”,强调“大同”。

  为什么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以“小中华”或“中华”自居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由中华思想派生而来,本质上就是由儒家文化传播的产物。作为异族的朝鲜、越南以及日本等国,在这种教化之中,甚至产生了“以中华为荣”的小中华思想,从仰慕到自甘融入,这也正是其最成功的地方。

  或许儒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儒家以“教化”为基础的“天下大同”也是帝国所需要的。

  就像现在这间课堂上的那些欧裔学生一样,他们不仅不会排斥“天下大同”,甚至还会主动欢迎它、接纳它。其实这也是华夏文化和西洋文化的最根本的区别。

  西洋人打着文明的名义,把人类分成“文明人”与“野蛮人”,把文明人对野蛮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