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表演_我以为我是万人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章 表演

第(1/3)页

张旭闹了个大红脸,  结巴着连说几声对不起,才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时探头看一眼薛慈。

        薛慈倒是没怎么在意张旭说的话。

        手机上pdl的测试题刚解完最后一道,  负责监考的老师也走上了讲台,让前排同学将试卷下发。

        印着试题的双面卷刚拿到手中,  便让这群芯片系新生叫苦不迭。甚至有人夸张地“嘶”出声,  脸色难看,心如死灰。

        这套月考题虽然免去了实操,但笔试题就没那么留情了。难度相当大,都是脱离教科书的试题,很多涉及到高年级才会学到的知识点,要是基础不扎实,根本难以应对,很让一些临阵磨刀的新生感受到了绝望。

        薛慈拿到题,  粗略看了一遍,没觉得太难。

        他对题目的难易程度敏感度实在太低,  根本分辨不出来这套是新生们眼中的“死亡试卷”。在薛慈看来,  这些都是相当基础的专业题。拿到手便一题一题解下去,思索题型几乎不用时间,这么将整套试卷答完,  也才花费一小时不到。

        考试总时长120分钟,最多能提前半小时交卷。薛慈做完月考题无事可做,便只能用草稿纸给自己出题,顺着解题思路一步步推导下来,稿纸被写得密密麻麻。

        薛慈以前字迹最多算是端正,没什么特色。重生一世,倒是有刻意练过,  不仅是字形好看,且颇有风骨,就是随意落笔的草稿符号都排列的都很漂亮出色。

        到了中半程,监考老师起身开始检查。

        巡考老师走到薛慈附近——因为不允许监考老师一直盯着某位考生试卷看,以免造成外部压力,他也没站太久——就是没忍住多瞥了几眼,来来回回地在那一排巡视。

        这位老师倒是不知道眼前学生就是芯片系的入学第一,纯粹是被试卷和稿纸上的字迹吸引,赞了好几句字迹铁画银钩,落笔如刀。

        但也仅限于此了,他内心遗憾这是个好苗子,就是还是不太懂考试套路。

        这套月考卷出的有些小心机。

        题目量很大,光靠一道道解题时间是来不及的。

        偏偏前面几道题型颇为简单,只做到一半就开始暗藏玄机,有许多误导向知识点,要一步步抽丝剥茧地处理,很耗费时间精力。

        这时候就要浏览全卷,从后往前解题,才能时间效率最大化。要不然考试时间快结束,试卷才写到一半,心理上就先开始焦灼了。

        像巡考老师,他觉得这个字迹漂亮的同学落笔流利,基础应当不错。但卡在一道题上用时太久了,非要解出来才作罢,卷子半天都没翻动一下,在分数上就很吃亏——

        他看了看时间,提醒道:“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半小时,同学们抓紧时间,先做简单题型。”

        话音刚落,便听见有人翻动纸张的细小声响。老师满意地点头,就看到被他看好的那个学生,已经站起身将试卷交到了讲台上。

        老师:“??”

        一般能在这个时间交卷的考生,要么是对自己很有信心的学神,要么就是干脆放弃准备等待补考的学渣了。

        巡考老师有点拿不准那个学生是哪一边的。根据他的经验是前者,但这次的月考题目,对于新生而言应该很吃力才对。索性上讲台,翻开他交上来的试卷。

        草稿纸似乎被带走了。

        老师没来得及看名字,就先被答题卡上的文字吸引了,不仅是笔迹跃然突出的好看,答题角度也相当标准精彩。

        甚至可以说专业。

        毫不夸张地讲,就算是他来做这些题目,也不会比这个新生做的更精彩了。

        保持着略微惊愕的神色,监考老师才想到去翻看试卷上的姓名——

        端端正正两字。薛慈。

        略微震惊后,这个答案居然有点意料之中的意味了。

        不愧是方老底下最受宠爱的弟子,就算这几年再低调,他们这些芯片行业相关的教师,还是会想起当年薛慈在校量竞赛上,一举组装一枚医疗芯片的惊才绝艳。

        那个才十几岁的少年,如今也是华大的新生了。

        他感慨地想。

        月考成绩出来的很快。

        第一名的归属不出预料,是专业第一的学生薛慈。

        但就是成绩实在太高,甚至和第二名的分数都有了断层,这样可怕的落差,引起的争议颇多。

        倒不是觉得薛慈得第一不应该,就是有些质疑,是不是在老师批改的时候,看到薛慈的名字分数便给的松一些——这不算太正式的考试,这中情况是很有可能的。

        质疑声也不算大,学院却直接将薛慈的答题卷放在了官网里做“展示”,点进去便能看见。

        那些想挑差错的芯片系学生看完,纷纷闭嘴,改为打印出来挂在墙上,每每月考前都要拜一拜,准备依靠玄学力量通过难度日益增长的考试。

        对薛慈时常请假的议论却切实少了许多。

        他们的确艳羡少年是独有的“特例”,但是当实力上被完全碾压后,这中想法便变成了“天才嘛,有特殊对待也很正常”了。

        薛慈完全没注意到身边同学的态度变化,和那些隐约敌意的消解。等他结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