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6 进攻_奋斗在苏俄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36 进攻

第(2/3)页

烦。

      为了对抗苏联在北部施加的压力,坐镇德黑兰的国王礼萨·巴列维不得不全面倒向美国,以期得到来自华盛顿的鼎力支持,甚至,巴列维还向带领伊朗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而正式得到来自该组织的军事庇护,但遗憾的是,尽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集结着包括美国在内的十几个国家的军事体量,可它依旧不敢触及苏联划定的底线,因此,不管是土耳其还是伊朗,都未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其中一员。

      在过去几年中,准确的说,是在苏军正式撤离伊朗北部地区之后,德黑兰政权进一步加快了向西方靠拢的步伐,为了向华盛顿表忠心,德黑兰一方面默许了美国对伊朗石油资源的掌控,另一方面也加快了世俗化的改革步伐。巴列维甚至数次在公开场合下宣称,伊朗应该全面向美国学习,完全引入美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模式,在伊朗推行完全世俗化的社会改革。

      没错,在伊朗推动完全世俗化的改革,这种沙特阿拉伯人都没敢做的事情,巴列维准备在伊朗全面实施。而在这种全面的世俗化改革还未推行之前,西式的文化已经开始全面涌入伊朗,什么酒吧、赌场、妓院之类的场所,在伊朗各大城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可想而知,它会对伊朗旧有的伊斯兰文化传统和习俗构成多大的冲击。

      于是,以大阿亚图拉哈桑·穆代日斯为首的反对派,很快便在庞大的教士集团的支持下发展起来,并直接对巴列维的王权构成了威胁。

      而为了应对来自反对派的攻讦,巴列维在美国人的支持下,一步步强化王权,他组建了私密的特务机构“萨瓦克”,四处搜捕反对派,甚至将大批反对世俗化改革的宗教界人士投进监狱,将具备巨大影响力的宗教领袖驱逐出境。这些强硬的政策,更是激化了王室与宗教界之间的矛盾。

      如果按照历史的进程,伊朗内部王室与宗教界的矛盾,还会酝酿上十几年,直到七十年代末的时候,才会彻底爆发出来,最终导致了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出现。而现在呢,随着联盟的渗透,这种矛盾正在迅速得到激化。

      就在前段时间,按照维克托的指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活跃在伊朗的行动小组,大量印发了一本宣传小册子,这份小册子只有不到二十页的内容,其中所记录的,是去岁末巴列维出访华盛顿时,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所达成的一项秘密协议。

      按照这份秘密协议的规定,伊朗将会把阿瓦士与加吉沙朗两处油田的开采权,交给美国人持有,相关时限为三十年,而美国除了向伊朗提供持续的经济援助之外,还将负责为伊朗武装和训练总兵力达四十万的国防军及王室卫队。

      类似这样的内容,其实在伊朗都算不上什么秘密,因为王室操控的媒体,一直都在宣扬伊美关系的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