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波德戈尔内_奋斗在苏俄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12 波德戈尔内

第(2/3)页

但是在此之后,随着大清洗运动的结束,尤其是在赫鲁晓夫重返乌克兰之后,这类严格的去乌克兰化政策开始变的含糊,相关的规定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不再那么严格。及至西乌克兰被纳入乌克兰的领土之后,联盟在西乌克兰地区虽然也推动了去乌克兰化的政策,但执行的力度却远没有三十年代初那般的严格了。

  在波德戈尔内同志看来,西乌克兰地区之所以到现在还残存着民族主义游击队和民族主义的地下组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地的民众中,还普遍存在着乌克兰民族主义情绪,因此,在当地实行严格的“去乌克兰化”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与此同时,莫斯科更应该警惕当地日渐浓厚的党员干部乌克兰化氛围。

  波德戈尔内在提交给中央主席团的两份报告中,都将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乌克兰现任第一书记基里琴科。他宣称,在如今的基辅,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基里琴科为核心的“乌克兰帮”,他们在乌克兰大肆推动党员干部的本地化、民族化,并以此来邀买人心、排除异己,波德戈尔内认为,若是长此以往,这些“布尔什维克党内的离心分子”,必然会将乌克兰改造为民族主义分子的聚集地,从而增强乌克兰相对于莫斯科的离心倾向。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年轻的波德戈尔内同志不仅战斗力很强,而且胆量也大的很,他是布尔什维克党内第一个提出“乌克兰帮”这一概念的人,就像贝利亚在格鲁吉亚所做的事情一样,尽管整个格鲁吉亚出来的干部,几乎都成了贝利亚的人,但却没有人敢明确提出“贝利亚帮”亦或是“格鲁吉亚帮”这样的概念。

  而波德戈尔内却是毫不避讳的将“乌克兰帮”这个概念写到了提交给中央主席团的报告中,从表面上看,他是在抨击基里琴科以及其所领导的乌克兰党中央,但考虑到基里琴科的政治背景,任何人都能轻易的领会到,其真正批评的对象,其实是五人领导小组中的赫鲁晓夫同志,是的,赫鲁晓夫才是乌克兰帮的领导人。

  作为三十年代初才加入布尔什维克的一名党员,波德戈尔内应该算是近两年才迅速蹿升起来的乌克兰地方干部,他在二十年代的时候,曾经与主持联盟共青团工作的米利恰科夫有过往来。当时,在与波尔塔瓦的白卫军作战取得胜利之后,波德戈尔内正是凭借着米利恰科夫的推荐,获得了前往基辅理工学院进修的机会。

  不过在此之后,米利恰科夫很快便因为在农业集体化问题上所持有的立场,而受到了政治打击,直到三十年代被送往东方服刑,而进修结束之后的波德戈尔内,则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在乌克兰的一系列工业企业中辗转任职,直到卫国战争爆发之前,得到了赫鲁晓夫的看重,并被迅速提拔。

  按道理说,得到赫鲁晓夫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