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者_封侯顶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者

第(2/3)页

继续守关,他亲自率领一千骑兵护卫使团一行向京兆城而去,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是监视,他们怎么能允许三百金兵在关中平原上不受监督的随便乱走。

  ...........

  科举已经结束五天了,按照正常流程,明天就是发榜的日子,所有的士子都充满了期待。

  一万八千都在关中各地游玩,没有人返家,毕竟科举考不上,还有太学呢!今天京兆太学太学招收四百名学生,加上科举录取的一百人,也就是前五百人都会被录取。

  试卷已经全部批阅完成,刚刚更名为国字署的署令赵复生将一百一十人的名单交给了陈庆,原本是计划录取一百人,增加十人是担心一百人中会有德行不合格者,也会有人不愿接受京兆同进士的称呼而放弃。

  没错,同进士出身是陈庆敲定的,宋朝科举分五甲,同进士出身就是最后一甲,太学优秀毕业生也被赐同进士出身,陈庆要求不高,把京兆科举录取者视为第五甲同进士出身,也向朝廷礼部备案,至于朝廷同不同意,其实也不重要了,至少在川陕得到承认。

  官房议事堂内,蒋彦先、张晓、周宽和赵妙连同陈庆一起讨论最后的录取名单。

  第一名叫做韦济,是京兆大族韦宁远的长子,诗赋做得很出色,对策内容过硬,书法相当漂亮,陈庆亲自把他点为第一名,原因是他在对策中提出了汉中向东发展的建议,拓宽取直沿汉水官道,疏浚汉水航运,使五百石货船从南郑直通襄阳。

  更重要是韦济的对策中言之有据,目前影响航运只要是沿途山体石块坠入江中,严重影响了汉水的航运,一个七個地段,共计三十余里,如果能把这三十余里的碎石块疏浚干净,那么航行五百石平底货船完全没有问题,到了丰水期,甚至能走千石货船。

  陈庆也很清楚,如果能打通这条航运通道,汉中就盘活了。

  第二名是简州的士子王拓之,他就是汉中南郑人,因为金兵入侵而举家逃去简州,他提出的方案是屯田论,汉中人口稀少,很多逃去巴蜀的汉人都迷恋巴蜀的富庶舒适,不愿回乡,为了防止汉中荒芜,他建议在汉中实行军队屯田,用汉中的土地奖励军功,逐渐把退伍军人全家安置在汉中。

  王拓之这个建议解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