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民生_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 民生

第(2/3)页

监军御史的名义总管军事”。但是,崇祯皇帝最终我行我素,准了张任学所奏,封他为都督佥事,河南总兵官。

  历史上说崇祯皇帝想南巡,但是最终被文官劝住了。只能说如果他真决定了,那不管用什么理由,都不可能阻止崇祯皇帝南迁。归根结底,还是他自己不愿意走而已。

  此时,张明伟提出太子南巡以备不测,对于已经知道历史结果的崇祯皇帝来说,当然不会管有没有先例,一口就同意了。

  张明伟听了之后,还是脸色严肃地问道:“陛下,如今在长江之北的赋税收入如何?”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脸色一黯,仰天叹道:“遍地都是流贼肆虐,那还能收到多少赋税!”

  “那就不要收了!”张明伟听了,立刻接过话题,语出惊人,顿时吸引了殿内几个人的目光,“反正收不上来,陛下不如下旨,长江以北各州府,赋税就由地方官减半收之,所得钱粮用于巩固城防,募集民壮守城。如此做法,有三大好处。”

  崇祯皇帝的脸色严峻,认真请教道:“还请先生赐教!”

  “第一,是争民心!”张明伟非常认真地,提高了声音强调道,“大明要想中兴,民心最为重要。”

  顿了顿,他就立刻解释道:“朝廷的威望,已经被土豪劣绅,特别是如贼一般官军给祸害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流贼李自成之所以最后从众多流贼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了百姓的拥戴。陛下,民心这种事情,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朝廷一定要重新争取民心才行!”

  “陛下你想一下普通百姓,在平时所交赋税的基础上,还要另外再交三饷,可还有天灾人祸。那些没有从贼的百姓,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张明伟严肃地盯着崇祯皇帝的脸说道,“在这种时候,有传言,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你说,一边是活不下去了,一边能活下去,普通百姓会怎么选?”

  民间的惨状,其实已经有御史上奏过,崇祯皇帝也看到过。因此,虽然张明伟没有详细描述什么易子而食,但是他却立刻想到了那几份奏章。

  “父皇,先生说得有道理!”一直没有说话的朱慈烺,忽然开口附和道,“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必须要重视百姓之利,社稷才能安稳之。”

  孟子的这段话,并不是说老百姓比君王更重要。而是论断君王的统治要牢固,就必须要非常重视民生问题。要不然,孟子也不会被封建帝王尊为孔孟并称的圣人。

  虽然张明伟已经说得够明白了,但他没想到太子能说出这番话来,一时之间,让他不由得赞许地向朱慈烺点了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