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章 协约国中最脆弱的国家_1889远东枭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六八章 协约国中最脆弱的国家

第(2/3)页

劣势,而是火力劣势。

  通过战地观察团以及从俄国获取的情报,英法两国知道在这场战争之中俄国军队的真正表现。

  俄国在亚洲战区几乎每100人就可以拥有一挺机枪,此外还拥有1500多门各种火炮,而在他们欧洲的军队中,平均每700人才能拥有一挺机枪,

  而俄国所有火炮的数量加在一起也不过5000多门,也就是说,俄国几乎将全军机枪的7成和三分之一的炮兵都调往了亚洲。

  而在第二次中俄战争前进一步扩军后,在欧洲甚至西伯利亚方面军的许多俄军士兵甚至没有办法及时拿到步枪。

  军工产能的极端落后让英法根本不信任俄军的战斗力,他们认为只有俄国提高自己的军工生产能力后才能证明自己,而不是依靠人数优势。

  不然在面对火力远超过中国的德国陆军时,俄国人只会得到更可耻的失败,同时已经品尝过俄国蛋糕的中国也不会放过任何进一步打击俄国的机会。

  而相当一部分俄国军官尤其是参加了两次战争的军官也是这么认为的,如果俄国想要重整军备的话,那么需要做的不是继续扩大兵员数量,而是提高军工的产能,提高部队的素质。

  这些想法按理说是正确的,而且获得了包括一大堆政府高层的支持,但是实际上想要真的实施起来的话恐怕又困难重重。

  俄国政府中的各种问题和拖沓的效率首先就限制了工厂的产能和效率的提高,以至于俄国军队只得从国外购买武器装备,

  让人惊讶的是,俄国从外国购买炮弹居然比自己官方军工厂生产炮弹还要便宜。

  这样的情况在短期内根本无法得到缓解,俄国人需要时间,但是英法没有时间,在俄国缓慢改革的时候,德国人是不会停下来睡大觉的,而

  俄国种种表现和现实的威胁英国政府下定决心,现在必须要拉俄国一把,先解决中俄之间的麻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xs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